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业信息 > 机电信息专业
专业信息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澄城县职业教育中心发布时间:25-09-23浏览量:28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2026学年)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计算机应用(710201)

二、入学要求

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及主要续接专业

1、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电子与信息大类(71)

所属专业类(代码)

计算机类(7102)

对应行业(代码)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65)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64)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 (2-02-10)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 (4-04-05)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办公自动化、网络管理与运维、多媒体谁急与制作、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数据与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开发与支持、电子商务

职业类证书

计算机操作员、WPS办公职业资格证书

多媒体制作员、网络管理员

2、主要续接专业

(1)接续高职专科专业举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红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专业等。

(2)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计算机应用工程、网络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

(3)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办公自动化、网络管理与运维、多媒体谁急与制作、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数据与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开发与支持、电子商务(群),能够从事办公自动化、软硬件开发与维护、网络维护、多媒体制作等工作的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筑牢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础,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 1 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掌握常用办公技术、图形图像设计、网站开发与维护、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具有常用计算机硬件维护的能力;

(7)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能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和实践。

(8)掌握常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媒体作品设计。

(9)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

(10)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 1 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12)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 1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七、课程设置

(一)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

表1公共基础课必修课主要内容和要求

序号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思想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6

3

职业道德与法治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6

4

哲学与人生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36

5

语文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180

6

数学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通过数学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

144

7

英语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语言知识,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144

8

信息技术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化环境中生产、生活与学习技能,提高参与信息社会会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

144

9

体育与健康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80

10

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含音乐鉴赏与实践、美术鉴赏与实践两部分,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

36

11

历史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旨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中等职业学生进一步通过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部分。

72

12

劳动教育

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6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开设,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掌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理论品格、重大意义,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8

14

物理

是工科类专业的必修课,掌握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电路等基本概念,解释自然现象,为计算机硬件维护学习奠定基础。教学中强化实验、实践,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6

15

军训与入学教育

引导学生学习国家军事安全相应知识,锻炼体魄,培养形成团队意识、国家荣誉感等素质情操。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初步形成生涯成长意识,确定人生发展目标。

30

16

社会

实践

社会实践课是中职教育“理实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知识,既能强化职业技能,也能培养沟通、抗压等综合素养,为就业或升学奠定基础。

120


 

表2  公共基础课选修课主要内容和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情感和爱国情操,影响学生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

18

2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就业等相关知识,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就业创业基本知识,熟悉职业道德规范和就业政策法规。帮助学生具备生涯决策、信息搜集、求职面试等能力,提高通用技能,对创业有正确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

18

2、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表3专业(技能)基础课主要内容和要求

序号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英特网的应用、WPS软件的使用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爱好,为后面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36

2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常见硬件的结构、组装技术、硬件的调试以及故障诊断方法和技巧。通过该课程学习与实践,让学生理解常用硬件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系统维护、故障诊断的方法,规范学生操作组装、维护流程,养成良好的计算机职业素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硬件维护能力,为继续学习专业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6

3

图像处理

学习图像的表示、数字化等基础理论与概念,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使用Photoshop IIIustrator 完成图像合成、修复、设计。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6

4

FLASH动画制作

学习FLASH基础概念、软件界面与工具、动画制作技术、交互式设计与脚本编程、案例综合实践,掌握动画原理、flash软件的功能、交互式设计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基础动画的制作,能运用Actionscript实现简单交互,通过案例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及团队精神。

36

6、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5修订版.pdf